新闻动态
业界新闻

 

那些年我们在邮票里见过的历史——节气篇(下)

2016年05月13日

  中国自古以来,就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,由于农业和气象之间的密切关系,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的农业实践中,累积了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关系的丰富经验。

  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指导农事活动的补充历法,除衍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外,最重要的作用还是对于古代农事活动的指导。

节气与农业

  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始农耕社会基本上是“靠天吃饭”的,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“不违农时”列为农业生产的首要大事。不仅如此,古代君主颁发的政令如果不遵从农时便会动摇到统治的根基,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也只能依时而动,才能证明其权力的合法性。


雍正皇帝耕织图

  以黄河中下游的气候、物候以及农业生产为依据建立起来的二十四节气,从名称上即可看出节气与农业的关系。

  黄河流域一般多见春旱,“雨水”、“谷雨”体现了人们对春雨的期盼。而初夏进入雨季,“小满”则体现了人们对于防洪防涝的重视。夏秋之际出现了三暑并连的节气,这时要做好防暑保墒、培肥苗稼的田间工作。秋季影响农作物的关键因素是气温,因此出现了“白露”、“寒露”、“霜降”等节气。“冬雪雪冬小大寒”6个节气都与冬寒有关,这时需要注意的是耕牛家畜的防寒保暖,以确保年年“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”。


五谷丰登剪纸

  农业生产既要遵循季节,也要适合特定的地区。例如立春之后是雨水,在黄河流域意味着新的一年农耕活动的开始;在北方的黑龙江流域雨水时节还是冰天雪地的隆冬;而在海南岛,一年三熟的冬稻还正在抽穗扬花。

  二十四节气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,从黄河流域扩展到了整个华夏大地,各地区制定出符合当地气候和物产需要的“农事历”,从而使二十四节气具有了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,具有了放之四海而皆得其宜的广泛适应性,为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和积累,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
农时历

 

 

节气与诗词

  二十四节气从古到今一直与我国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,历代的文人骚客们也创作了大量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词作品,其中关于夏季的诗词不乏精品。

  例如宋代诗人杨万里在《小池》:“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”中描写的就是立夏时节的景色。在他另一首作品《夏夜追凉》:“夜热依然午热同,开门小立月明中。竹深树密虫鸣处,时有微凉不是风。”中描写的则是大暑时节夜晚乘凉时的情景。

  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观刈麦》(刈:音yì):“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。相随饷田去,丁壮在南岗。足蒸暑土气,背灼炎天光。力尽不知热,但惜夏日长。”描写的就是芒种时节农田里开镰收割时的繁忙景象。


农忙时节绘画

  此外关于小满、夏至和小暑的诗词也不胜枚举,这些诗词文化体现出我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,这些或随景寄情或描写劳动的感怀之作,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,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
节气的今日意义

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类实现了对天气和气候的中长期预报,二十四节气作为“农业历法”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去,但是这并不影响二十四节气对传统知识、文化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民俗活动的传播和使用。

  虽然现在都市人已经远离农事活动,但是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,二十四节气已经渗入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!

关注微信平台
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